学百年党史 讲百年故事
传承历史精神 坚守初心使命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1921年-2021年
01
百团大战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以后,日军逐渐把作战重心转向华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在这里大力推行“治安肃清计划”,实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特别在横贯太行山,连接山西太原至河北石家庄230公里长的正太铁路沿线密布重兵,严密设防,借以封锁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系,消灭敌后抗日力量。
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命令所属部队向华北日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作战。据战报统计,八路军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约40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得知此报告后,八路军参谋长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副总司令彭德怀也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百团大战”由此得名。
▲ 图为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在百团大战中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
▲ 图为“百团大战”中抗日军民破坏正太铁路
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主要作战任务,是巩固和发展破袭战的成果。而且要集中部队力量,拔掉日本军队的一些据点,还要根据作战情况,占领日本军队的几个县城,八路军针对每个部队都分配了任务,做了明确的分工。
▲ 图为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砸烂捣毁日军的碉堡
百团大战第三阶段,主要是打破日本军队的“扫荡”。日本军队在扫荡过程中非常残忍,比如在扫荡忻县的时候,活活残害了2000多名中国居民;在晋西北,先后杀害了群众5000多人,烧毁了109万间房屋。
日本军队的扫荡,激起了敌后根据地军民的强烈愤慨,于是八路军的主力就在寻找战机,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他们采取隐蔽作战、游击战和伏击战种种战术,来打败日本军队的扫荡。
▲ 图为聂荣臻、刘伯承、左权、杨尚昆、彭德怀、陆定一等八路军领导人在阅兵
这次战役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1.8万余人,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摧毁大量敌碉堡和据点,缴获大批枪炮和军用物资,因而沉重地打击敌军,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进一步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图为1940年底,华北群众热烈欢迎参加百团大战凯旋归来的英雄们
百团大战是在中国抗战处于困难、妥协投降空气甚浓的时候,我军参加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果最丰富的一次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增强了全国军民坚决抗战的必胜信念,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它用事实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
02
皖南事变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军在抵御日本侵略的战斗中贡献巨大,给敌人造成了重创,但是蒋介石并非真心联合。
1940年10月,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以及新四军叶挺、项英,要求他们一个月内将黄河以南的军队通通开赴黄河以北。11月9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电何应钦、白崇禧,据理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但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而蒋介石对此不予以理睬,仍按原定计划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
1941年1月4日,叶挺、项英率领新四军军部、一个教导团、一个特务团和第一支队、第二支队、第三支队的各两个团,共9000余人,由泾县的云岭(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启程,向茂林前进。茂林地区丛山环绕,断崖绝壁,国民党反动派预先在这里布置了由顾祝同、上官云相指挥的七个师(约8万余人)。7日,新四军到达茂林,国民党军立即对它实行包围袭击。新四军指战员仓促应战,并电国民党当局质问。
但蒋介石诡称已电顾祝同查询真相,实则密令各部切实执行其“一网打尽,生擒叶、项”的毒计。双方激战7昼夜,最后新四军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大部分人或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遭扣押,副军长项英被叛徒杀害。
▲ 图为皖南事变中被围攻的新四军
蒋介石随即又在1月17日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反咬一口,宣布新四军“叛变”,取消其番号,将军长叶挺“革职”,“交军法审判”,并令汤恩伯、李品仙的20余万军队进攻江北新四军至此,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已达顶点。
事后,毛主席深刻总结了皖南事变的教训。他直针见血地指出:抗战以来一部分领导同志怀揣机会主义,只知片面地联合而不要斗争;有些同志没有把具有普遍真理的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联系起来,没有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其实这就是当初博古、李德所犯的错误,生搬硬套,不知变通,心存侥幸。
03
整风运动
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广大新党员身上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老党员要适应新形势,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遵义会议后,党的路线已经走上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但对曾经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还没有来得及从思想上进行认真的清理。这就有必要集中开展一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总结和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9月10日至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党的高级干部开始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以求从政治路线上分清是非、达到基本一致的认识,为全党普遍整风做了准备。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整风运动在全党普遍展开。
▲ 图为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报告
全党普遍整风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整风运动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
毛泽东在讲话中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奔向抗战前线,深入农村、部队、工厂,接触群众,体验生活,创作了《白毛女》《兄妹开荒》《逼上梁山》《王贵与李香香》等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其中《白毛女》是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艺术家们集体创作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通真实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揭示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鲜明的时代主题。
▲ 图为战士们在进行整风学习
延安整风运动为全党树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延安整风后,全党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04
党的七大
历史告诉我们,党的七大注定是一次不平凡的会议。
从1928年党的六大到1945年党的七大整整相隔17年。其间,中共中央曾六次提出召开七大,都因战争环境及其他条件不成熟,一再延期。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共历史上间隔期、筹备期、会期都创纪录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50天的超长会期里,大会构筑了我党第一座理论大厦——毛泽东思想,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 图为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共七大在此召开
1945年的春天,神州大地炮火连天,一寸山河一寸血。在反法西斯战争赢得最后胜利的前夜,群山环抱的延安城内,陌生的面孔陡然多了起来。
中共七大代表们渡过严密封锁的长江,跨过波涛滚滚的黄河,翻越巍峨耸立的太行山脉,从四面八方奔向延安城,行程上万里,目的是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些中共七大代表,为了路途安全,有的化装成商人、小贩或乞丐,一步一步艰难跋涉;有的则由八路军、游击队、地下党一程又一程接力护送。最终,出席中共七大的755名代表齐聚党中央驻地。
1945年4月23日,下午3点,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大会秘书长任弼时宣布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代表们高唱《国际歌》。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讲话,任弼时、陈云等在会上发了言。
▲ 图为七大会场
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七大生动地全面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质。它通过的党的政治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表明党代表着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大会以后,全党紧密团结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贯彻七大路线,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05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胜利阶段。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8日,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在中国战场,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发动夏季攻势作战,对日军占领的点线包围得越来越紧,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在行动上取得主动地位,逐步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为转入全面反攻创造了重要条件。沦陷区城市党组织积极开展瓦解日、伪军工作,组织地下军,准备发动武装起义,里应外合,配合反攻。
▲ 图为1945年8月抗日战争战略反攻形势图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发表对日作战宣言。9日,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在极为有利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此时,国民党军队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而日军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都处在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的包围中,对日全面反攻的任务,也就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根据延安总部的指示和命令,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向日、伪军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很快解放县以上城市150余座。
▲ 图为日本天皇在议会宣布投降
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向同盟国的投降书上签字。日本军队128万人向中国投降。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中华民族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中国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也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各同盟国家的支援,这些支援对中国能够坚持抗战并取得胜利是一个重要条件。
▲ 图为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
中国抗战的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党在敌后的艰苦条件下,广泛发动、组织和武装以农民为主力的各阶层群众,开展游击战,使日本侵略者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党在抗战中发展为有120多万党员的大党,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260多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所有这些,为夺取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图为河北张家口市各界在和平印书馆门前庆祝抗战胜利
▲ 图为延安各界人民举行大会庆祝抗战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1937-1945
回顾1937-1945年的风雨历程,从洛川会议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到平型关首战告捷,使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论持久战》的发表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抗战战略总方针,指明了经过持久抗战中国人民必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光明前景。而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制定了正确的组织路线,为党和国家事业胜利前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敌军,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它用事实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在皖南事变中,中国共产党仍然以大局为重,在军事上严守自卫,在政治上坚决反击。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连续打退或制止国民党顽固派三次反共高潮,这表明党已有了能够驾驭复杂局面的成熟的领导集体,党在全国的政治地位空前提高,更加证明它是团结全民族坚持抗战的柱石。延安整风运动为全党树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七大通过的党的政治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表明党代表着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抗战的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来源|综合自《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新华网、南航运行、德城公安、新疆纪检监察